教育部发布新课标:体育第三!超越外语科目,仅次于数学

2023-03-25 11:19


在这些年来,中国的体育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: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,从体教结合转变到现在的体教融合。在这个发展过程中,呈现出体育逐步提升的教育地位,还有国家、人民对体育的观念转变和重视程度。相信很多伙伴们对体育的整个过程发展都有深刻的体会,比方说:随处可见的体育健身公共设施、越来越智能化和遍布广的健身房、学校体育课时的增加、学龄前儿童体适能训练馆的开设等等,这些都是体育占据比重增大的表现。

在今年年初的时候,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(2022年版),不知伙伴们有没有仔细研读过新课标,而且新课标也在秋季学期正式开始施行了。根据教育部此前召开的发布会,介绍了整个修订情况,今天小编也再给伙伴们重温一下主要内容。


最受人瞩目的内容,当然是“体育与健康”课。因为它的课时比例提升到了10%~11%,这就意味着这门课会超越外语的课时比例,成为小学、初中阶段学生的第三大主要科目。并且仅次于数学科目,课时比例只比数学少了2%~4%;简单地说,体育在学生中的重要性大大的提高!国家、政府和学校等等,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,希望学生不仅仅是学,更多的是健康成长。

根据了解,全国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,每10年才会修订一次;所以此次教育部门针对旧版的课程标准,做出了比较多的调整,重点全面提升了小学、初中的体育课权重。除此之外,新课标也明确了学校需要充分利用好大课间的时间开展体育锻炼等,发展学生的特长。除了开足、开齐体育课以外,还要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至少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运动锻炼。


有小伙伴们对“体育与健康”课中的“健康”不是很了解,不清楚为什么体育课会与健康课融合在一起。大家可以看一下图片,融合后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了基本运动技能、体能、健康教育、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。其中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,主要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孩子成长时期所会遇到的身心问题,还有疾病、公共卫生和安全等内容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收获更多的课外知识,贴近生活,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,获得更为健康的身体素质全面提升。

除了以上讲述的内容之外,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:新课标强化了幼小衔接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更加注重小学一、二年级所有课程的设计层面,使课程更加活动化、游戏化和生活化;与此同时,也让体育教育逐级下沉,让更多儿童、学龄前儿童及早接触体育教育,建立运动兴趣和提升运动的参与度。这也非常有利于大人们抓住孩子运动锻炼的“黄金窗口期”,让孩子的运动锻炼更加有效果,及早培养勤练好习惯!


从提到的这些方方面面的重点,就能看出国家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。知识教育已经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内容,其实在旧课标中,同样强调了体育,但传统观念依然没能让体育被人们所重视起来。随着国家的发展、时代的进步,体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人所接受,全民健身更是大大调动了人们对体育的积极性,这也是体育和体教融合一个非常大的进步。这次新课标的印发,不仅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,还通过其它课程内容来丰富学生的受教育层面;对于新课标,伙伴们是什么想法呢?欢迎留下评论一起探讨交流。